新華視點|向“新”前行,向“空”而強——來自深圳的低空經濟“近觀察”
??輕點手機,熱騰騰的美食或者涼滋滋的飲品隨著無人機槳葉的嗡嗡聲從天而降;設好程序,在烈日當頭時請無人機替代安保人員完成公園巡檢任務;躲避擁堵,乘坐“空中的士”直升機從市區直達機場……這是每天在深圳真實發生著的場景。 ??5月22日,《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發布,助力眾多垂直領域插上“翅膀”,拓展出更多的產業新方向、新空間、新模式。 ??低空經濟,應用先行。在政策引導和科技進步的雙重推動下,深圳這座“創新之城”,正在向著“天空之城”的目標大步邁進,來自這里的創新實踐,正為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探索出一條“飛翔之路”。 ??如今,想要近距離觀察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熱潮,深圳無疑是不二之選。遍布全市的“生命航線”,正是當前深圳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百花齊放、業態開拓“換擋加速”的一個縮影。 ??在業內人士看來,低空經濟是全球競逐的新興產業方向,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領域。從產業角度看,低空經濟是一條具有高度延展性的全新產業鏈;從投資角度看,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有效投資;從標準角度看,有利于我國率先在低空經濟領域創設新的標準和規則。 ??低空經濟之所以能稱為“經濟形態”,必須具備由規模化的飛行帶動的經濟形態這一特點,不僅要飛起來,更是要頻繁地飛。近年來,以無人機為支撐的新型低空物流運輸、即時配送、城市治理、公共服務等應用場景,在深圳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并且已經初具規模。 ??來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的統計數據顯示,深圳目前已開通無人機航線203條,建設無人機起降點121個。2023年至今,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量超78萬架次。 ??在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句話,“在深圳上大學,能給你帶飯的除了室友,還有無人機。”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上學,只需要打開外賣App,通過無人機配送頁面選擇心儀的餐食下單,最快十幾分鐘后,便可以在校園內設立的空投柜取到美食或者飲品。 ??自2021年初,在深圳完成了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,美團無人機依托深圳政策和產業優勢飛速發展。截至2024年5月,已在全市10個商圈落地了近30條航線,配送服務覆蓋辦公、景區、市政公園、醫療、校園等多種場景,并累計完成用戶訂單約27萬單。 ??事實上,在低空通航領域,深圳近幾年一直走在全國城市前列。目前,多家通用航空企業在深圳開展了載人空中交通商業化運營,發展了聯程接駁、市內通勤、城際飛行、跨境飛行等空中交通新業態。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深圳直升機飛行量達2.3萬架次,飛行規模全國領先。 ??在業內人士看來,發展低空經濟就是把“路”修到“低空”去,而這些“路”上“車”,開“車”的“人”和因“路”而興的產業,都必須嚴格遵守“交通規則”,并且依靠先進的通信、計算、感知、飛控等技術,確保安全基石牢不可破。 ??新聞來源:新華社